消費者風險提示:警惕不法貸款中介陷阱,守護資金安全
來源: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
發布時間:2025-03-14信息來源:英大財險
近年來,不法貸款中介活動頻發,部分中介機構以“低息快貸”“無條件放款”等為噱頭,通過虛假宣傳、違規收費等手段侵害消費者權益,甚至誘導消費者陷入債務危機。北京金融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:提高警惕,遠離不法貸款中介,保護自身財產安全。
套路一:虛假承諾誘簽約。不法貸款中介宣稱“銀行內部渠道”“百分百放款”,利用消費者急需資金的心理,誘導其簽訂服務合同并支付高額“中介費”“手續費”。實際放款時,消費者卻發現貸款條件與承諾嚴重不符,甚至因資質不符被拒貸,最終損失中介費用且未能獲得貸款。
套路二:偽造材料騙貸款。部分中介為促成貸款,教唆消費者偽造銀行流水、收入證明等材料,謊稱“包裝資質可提高通過率”。消費者一旦使用虛假材料申請貸款,不僅面臨貸款被拒風險,還可能因涉嫌騙貸承擔法律責任,影響個人征信記錄。
套路三:捆綁收費藏陷阱。不法貸款中介以“快速審批”為由,要求消費者在放款前支付“保證金”“服務費”,或強制捆綁購買保險、理財產品等作為放款條件。消費者若不仔細核對合同條款,極易被層層加碼的隱形費用侵蝕實際到手資金,導致借貸成本遠超預期。
套路四:泄露信息牟暴利。消費者在辦理貸款過程中提交的個人身份信息、銀行卡號、通訊錄等敏感數據,可能被不法貸款中介倒賣給第三方機構,用于電話騷擾、網絡詐騙等非法活動,嚴重威脅消費者隱私與財產安全。
北京金融監管局提示廣大消費者:牢記“三核實”“五拒絕”,筑牢防線,遠離不法貸款中介陷阱。
三核實:
一核實中介資質: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官方渠道查詢中介機構注冊信息、經營范圍等資質信息,核對其金融資質或者同金融機構簽訂的合同,確定其從事金融中介業務的合規性。
二核實貸款合同:仔細閱讀合同條款,重點關注貸款利率、還款方式、違約責任等內容,確保與實際承諾一致。
三核實放款來源:要求中介明確貸款資金提供方是否為持牌金融機構,避免通過非正規渠道借貸。
五拒絕:
一拒絕簽訂空白合同或內容模糊的協議,避免事后爭議。
二拒絕口頭承諾,要求中介將關鍵條款寫入書面合同并簽字蓋章。
三拒絕向個人賬戶轉賬,所有費用支付均需通過正規對公渠道。
四拒絕接受捆綁銷售,抵制強制購買無關產品或服務。
五拒絕泄露隱私,妥善保管個人信息,定期修改賬戶密碼。
若遭遇不法貸款中介詐騙,請立即保留聊天記錄、轉賬憑證、合同文本等證據,并向公安機關報案或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舉報。增強風險意識,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,共同維護健康金融環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