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案說險:理性投資,遵循“適當性”原則
發布時間:2025-02-21信息來源:英大財險
一、典型案例
張女士獲拆遷補償款300萬元,欲購理財產品補貼晚年。三年期間,張女士為家人先后投保7份長期理財產品,年繳保費累計達50萬元。幾年后,其家人突發疾病,治療費用較大,導致張女士資金緊張。咨詢理財公司時得知,購買的產品需長期才能獲得收益,短期退保將面臨較大資金損失。
二、案例啟示
金融產品市場中,適當性原則至關重要。消費者應遵循以下原則:
一是秉持適當性原則,消費者在選擇金融產品前應當遵循適當性原則,理性消費,不盲目跟風,合理評估自身能力,避免負擔過重,年度累計保費支出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20%-30%之間,以確保財務穩健。
二是全方位風險評估,在購買金融產品前,進行詳盡的風險評估,明確自身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。
三是審視自身繳費能力,消費者要結合自身收入,科學規劃財務支出,避免購買長期金融產品后,因經濟壓力導致斷繳,使資金面臨損失。